精品课程
首页 > 教育教学 > 精品课程

学前教育学

一、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

二、课程简介

  《学前教育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是该专业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的理论基础课。该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幼儿教育思想,全面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以达到提升学生教育理论素养,形成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一门教育应用学科,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的基础理论课程。

课堂


三、课程特色

  《学前教育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能力,其中在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上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学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自主性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本课程结合学科特点,除了让学生进行常规的课程学习、幼儿园见习、撰写读书心得和教学实习之外,还设计了模拟教学情景、网络资源查询学前教育学相关信息等灵活多样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供学生选择参与,以此培养学生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浓厚兴趣。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配合问答、演示、讨论、教学实践、活动分析、课前阅读和网络信息查询等多种教学形式。有些教学方法颇具特色,如重点讨论法、活动分析法和教学实践法。《学前教育学》教学案例学前教育理论-以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为例,曾获校级优秀教学案例。

  1.重点讨论法。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教师提出问题,给学生约510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进行演讲,教师给予点评,以提高学生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体现师范性特点。

  围绕幼儿园教师这一章节内容,教师提出“是否应该在儿童行为进行干涉,比如儿童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是否干涉儿童行为,给予帮助”的问题,同学们思考过后根据自己的观点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认为不应该进行干涉,便于锻炼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反方则认为应对儿童行为进行干涉,在儿童游戏中遇到困难时对儿童进行提醒,为其提供正确方法帮助解决困难。
  2.活动分析法。要求学生利用学前教育学理论,分析活动主题,要求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

活动一:

  国内外人物小组PPT汇报展示

活动目的:

  1、深刻认识、理解国内外代表人物的学前教育思想、理念产生背景

  2、了解学前教育理论不同阶段国内外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3、了解对我国学前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学前教育专家,并且掌握他们的核心理论观点

活动过程:

  1、课前进行小组分组,对各组需要介绍的国内外代表人物进行划分

  2、课下各小组进行素材搜集,PPT制作

  3、课上各组各派出一名代表依次进行汇报展示学习成果,向大家分享本组了解学习到的该人物的学前教育理念

  4、各组汇报结束后,老师进行点评、补充

活动结果:

  同学们课前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搜集相关视频,制作人物介绍PPT,了解到了课本之外的人物背景介绍等相关知识,这位同学们学习课本知识打下基础,便于深入理解课本人物学前教育的理念,小组间的互相分享使课堂进行探讨交流过程中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氛围浓郁。

活动二:

  《爱弥儿》读书心得

活动目的:

  1、了解、理解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掌握他的核心教育理念

  2、从书中有所感悟,并思索卢梭教育理念的利弊

  3、感受学前教育学的魅力,联系当代社会现实,思考当代学前教育与理念

活动内容:

  1、课前自行阅读《爱弥儿》,记录感悟,有能力者可并制作PPT

  2、课堂上按照学号轮流进行演讲展示自己的读书心得,探讨对卢梭教育思想的感悟

  3、老师进行点评,补充

活动结果:

  经过阅读,大家认识到卢梭的《爱弥儿》是一本值得来回揣摸的书。卢梭构思奇巧,用虚构的主人公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历程,提出了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孩子先后进行的各种教育,系统地表达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卢梭的教育主张是“回归自然,发展天性”,这种主张反复强调的是教育中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去对待学生,就像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一样遵循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固有规律。

  通过联系实际,思考卢梭教育思想的利弊,同学们发现卢梭的观点切中时弊,就像卢梭曾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本来都是好好的,可一到手里就全坏了。卢梭的“自然人要学会平等、自由、博爱,要体格健康,心智发达,道德高尚,做事干练,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保持人的地位,适应发展变化的客观环境”的教育主张对现时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3.教育实践法。在讲到幼儿园教学和课程的内容时,要求学生根据幼儿园教学原则和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并实践参与,以丰富课程学习内容,使学生提前感受幼儿教师角色意识,接受专业思想的教育,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在讲到幼儿园教学和课程的内容时,让学生根据幼儿园教学原则和方法,设计制作绘本,并在课上进行展示,汇报绘本创作的内容理念和其中所涉及到的教育意义,让同学们切身体验到专业技能的教育,锻炼同学们的动手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小组绘本制作展示

活动目的:

  1、锻炼学生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专业技能

  2、感受绘本的魅力,了解绘本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

活动内容:

  1、课下以宿舍为小组单位进行绘本构思创作

  2、课堂上每组各派一名代表对本组绘本进行展示,介绍本组绘本创作理念以及涉及的教育意义

  3、老师进行点评

活动结果:

  通过了解绘本构成,制作绘本,同学们了解到什么是绘本,绘本的意义与重要性。绘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写给孩子的,带插图的书。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阅读绘本能培养学前儿童爱阅读的好习惯,能丰富他们的认知开阔眼界,还能促进幼儿精神境界和心灵乐园的建立。绘本不仅是讲一个故事,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因为绘本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有讲友情的、讲亲情的、讲勇敢的、讲生命尊严的、讲自然和环境的……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孩子的同时,也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4.案例分析法。就教育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或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从学前教育学视角进行分析思考,形成多视角学前教育学观念,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同学们通过课下阅读《爱弥儿》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心得交流分享汇报,分享在书中学习了解到的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理念,并依据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对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进行分析,思考其中的利弊,是否所有的思想都适合当代社会。

课堂


四、教学内容及实施

  《学前教育学》课程的安排结合了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先修及后续课程内容和生源情况。本学期课改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参阅其他资料,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实践模块,其中理论模块的内容又进行了整合。

  学前教育学课程在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上特别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职业性要求。通过课堂学习和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及时了解当今幼儿园发展的新动态,了解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新需求,根据学生个性不同、就业需求不同给予不同满足,体现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针对幼儿教育实践中的突出问题结合教育理论进行合理的分析,提出实际的解决办法,并较好地处理了本课程与其他实践课程的关系;以提高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习。

其中实践教学的形式:

  (1)课堂模拟实践

  (2)幼儿园教学活动、早教机构活动观摩实践

  (3)外聘专家讲座(课外)

  (4)幼儿园教育见习、实习

  通过学习此课程,学生应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同时应具有从事幼儿园教育所必需的教育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该门课程的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实际,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同时,注重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以及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


五、教师团队

  戚晓思、闫庆东、张海莉

——燕京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