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教育学院辅修专业优秀学子赴北京城市图书馆参加主题活动
(人文教育学院新闻中心)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需求,让学生感受文化氛围,提升人文素养,促进交流与合作。燕京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组织辅修专业优秀学子赴北京城市图书馆参加“浸润书海 品味书香 提升素养”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
汉语2409解梓洋
乘坐着大巴车,我们抵达图书馆,那一刻我仿佛有些恍惚,仿佛我们乘坐的不是大巴,而是一趟通往知识海洋的列车,一头扎进去不愿返程。
我静静地仰视着这座伟大的建筑,感叹于建筑师巧夺天工的技艺,玻璃为“树干”,天花板组成树的“枝叶”,以此构成这棵“智慧树”。进入馆内,一切都让我叹为观止,书架和书桌的完美结构,智能化的高效自习等让人应接不暇。
穿过名为历史文献区的“树洞”,亲自体验了简易雕版印刷的乐趣。活动开始,进入会场,红木制成的桌椅方正而不失雅观,沉稳亦不失大气,我们轻轻地走到位置旁,思绪着“燕中书肆”究竟为何意?纳闷着雕版印刷能有多少学问?好奇着它是否能让我不虚此行?
当我正抱有疑问时,宣讲老师为我们展开内容讲解,我的疑虑便被摔的稀烂,原来即使是这么小的事物,也有着大学问。我知晓了雕版印刷源于中国的原因,惊讶于古代已出现物权的合法变更,震撼于古人的商业智慧,沉湎于雕版印刷的巨大魅力,一切都听起来那么水到渠成,但将它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又演进的如此艰辛缓慢。时间这把筛子真是神奇,他很公平,将珍宝流传于世;它又很残忍,多少文明又因它而断代,令人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讲座结束后,从教室中走出来,感觉有着好久没有过的充实感。沿着回廊慢慢踱步,来到了多端的写字台。看着书架上摆满的法律文献,活像一部我国法律的百科全书。种类丰富,让我赞叹不已。它不仅有法律法规本身,亦有学术论文和注释解释。我缓缓的走着,不知何时来到了哲学史书文献面前,我的脚步不知为何?我的脚步不知道为什么缓慢停下?走马观花式地浏览到一本灰色的书。它的外表略显沧桑,是关于沈从文老先生的一本书。从书的外表来看,可以明显感觉到它亦辗转多人手中。我小心翼翼的将他从众多书群中抽离出来。坐在书架旁边的棕色的似蛋壳状的皮质的小凳子,深陷于其中的内容。那里面有在沈老眼中湘西的境况;有着沈老的过去;有着沈老的浪漫主义由来。书中内容的循序渐进,令人无法自拔。
那是属于一代大师的过往,亦是那个时代不同程度上的折射。我们缅怀,我们叹息,我们铭记,我们模仿,我们超越,我们感叹当今世界的美好。或许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所有人都有能力向上爬。”在如今的时代,有着如此便利的条件,我没有任何理由止步不前。我们没有理由摆烂躺平,努力追随沈老的脚步去所见,所写,所闻,去记录这个伟大的世界!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应踏入归途之路,令人依依不舍。走出图书馆,美丽的夜景映入眼帘。我淡然一笑,心想到,或许这样不赖在床上,不无时无刻的刷手机,在书籍的海洋里度过一天亦是不错的选择。夜色渐沉,我们乘坐着大巴,踏上归校的路途……
汉语2401张伟航
图书馆外,给人以宏大壮观之感,庞大而又富有设计感的建筑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内部更别有洞天。映入眼帘的屋顶呈蘑菇状,建筑上映射着各种激励人的话语,有各种各样的多功能厅,空间宽敞明亮,高大的书架林立,丰富的藏书涵盖各个领域,无论是历史、文学、科学还是艺术等,都能找到相关的书籍资料。不同的阅读区域划分合理,图书馆内安静的氛围给人以祥和之感。参观后,我了解到北京城市图书馆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与文化魅力的建筑,彰显着这座城市对于知识和文化领域的重视。
同时,图书馆里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我报名了“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的生平、北京烤鸭的历史,以及古代印刷术的体验这三门课程。老师讲解的内容栩栩如生,全聚德烤鸭的香气仿佛在我鼻尖萦绕。体验总会有收获,此次课程体验促进我不断去学习,去思考。
参观中的一件小事引发了我更加深入的思考。在一层一个阶梯式的自习空间。我在绿色的长廊中来回穿梭,观察着每一位“学者”。有的人轻声默念,有的人苦苦思考,有的人默声大笑。在这其中,两个小小的人吸引了我。他们的模样也就是七八岁,坐在那里一板一眼的学习,我好奇他们在刷刷刷写着什么。我悄悄的凑近,发现有一位小男孩儿在用全英文写一篇报告。旁边的小女孩儿写着大学的高数题。他们的脸上没有露出被为难的模样,一股游刃有余的气势从他们的身上散发出来,非常的自信,非常的有光芒。遥想我的七八岁,在致力于成为一个小调皮蛋,给家长带来各种各样的小麻烦。但是同在其年龄段的他们却可以自己坐在这样书香浓厚的环境,不被人打扰去专心致志的完成自己的事情,去探寻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是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我比他们大将近10岁,但是全英文的报告以及高数的微积分我是不懂的。我顿感我与他人的差距,所以要合理的利用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一件事情,哪怕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去提升自己,去在自己的擅长领域闪闪发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提升自我,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里我体验到了非遗文化。看到了我最喜欢的脸谱。体会到了传统文化。体验到了书香之气,感受到了古风之韵。
希望大家在空余时间多去参观一下图书馆。北京城市图书馆不仅是一个知识的储存和传播地,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地标,吸引着来自各地的人们前来汲取知识的养分。
心理2403俞圣乐
到达图书馆以后,我们穿过了AI展示厅,在充满科技感的走廊中漫步,来到了场馆的中心。四周的阶梯充满书香的气息,高大却又不显凌厉,反而散发着典雅的气息。
我参与了《汉字有文化》活动的最后两期,在老师幽默风趣的言谈中,学习汉字背后的故事。原来,堵塞的“塞”是在一个空间中,用两只手去堵住一个口,顺便用土填住细缝;摩肩接踵的“踵”是两双脚相对,故而难以前行的意思;“艮”或者说“簋”作为古人的饭碗,推导出“既”是一个人吃饱后转头背对饭碗的意思,然后逐渐变成了已经结束的意思。汉字里的爨具食器、舟船车舆带给我全新的知识和感受,还让我知道了我的姓氏“俞”中的“月”是“舟”演化而来。我还参观了艺术文献馆和历史文献馆,看到了珍贵的唱片、画作、书法作品,以及不可计数的中外报刊和杂志。
活动现场
希望下一次参观的时候,可以体验到更加丰富的阅读场所和活动,欣赏到更加丰富的藏书和展品,与更多热爱阅读和学习的朋友们相互交流知识经验与心得体会。
——燕京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