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京理工学院“情系平武十五载,红燕平康谱新篇”暑期支农支教实践团实地调研走访平武助农基地
(文法学院新闻中心 记者/李润焕)为积极帮助平武农户拓宽销售新渠道,建立长效共赢发展机制,助推当地农业发展。燕京理工学院“情系平武十五载,红燕平康谱新篇”支农支教实践团前往平武县康昕生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当地各类农产品生产养殖基地,进一步了解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农特产品销售方式。
会议现场
实践队员第一站来到平武县康昕生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公司负责人的讲解介绍下,实践队员走进仓库对特色农产品进行调研与学习交流,详细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养殖规模、养殖技术和销售方式等。
负责人在介绍中提到,大山老槽蜜是平武康昕生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主推的蜂蜜产品,这种蜂蜜一年仅采一次,采蜜时间在每年8月中旬,蜜源植物主要为野生中药材,用最传统的方法保留蜂蜜的浓度、品质及花香原味,口感淳厚、回味绵长。
实践队员第二站来到平武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对农产品产销情况开展调研考察,探索平武县农村电商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电子商务产业模式,为后续助农帮扶积累经验。
新农村建设推进中心主任赵国红及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股股长肖杰与实践队员开展交流座谈会。
会上,赵国红主任热烈欢迎支农支教实践团一行人的到来,她表示将全力支持此次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的开展。
肖杰股长希望借助学校力量,搭建农校合作平台,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双方就支农帮扶、农产品助销、销售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研讨。
燕京理工学院文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孙雅钗表示,我校将在统筹谋划定点帮扶平武的基础上,继续发挥教育和人才优势,线上通过“电商+直播”,线下则可以让特色农产品进工会、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多方联动助农新模式,达到双方深度合作。
活动现场
通过此次实地走访调研,实践队员走进乡村基层,不仅丰富了农业生产专业知识,更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关键,为深化“红燕平康”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广大青年志存高远,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燕京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