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组织
首页 > 学生事务 > 学生组织

公益实践 燕理在行动 | 人文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筑梦‘童’行”实践团红色精神润童心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人文教育学院新闻中心)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扬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人文教育学院特开展“青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走进信合社区、爱上岛社区、栲山小学等,用青春力量服务基层群众。


活动现场


精剪红纸铭革命,细刻丹心敬先驱

  剪纸课堂上,志愿者们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帮助孩子们创造出一幅幅饱含爱国情的剪纸作品。不仅让孩子们了解革命历史和剪纸工艺的传统文化,更让广大少年儿童成为红色精神的赓续者和传承者。

绘画展现革命志,笔处抒发红色怀

  绘画课堂上,志愿者引导孩子们拿起画笔,描绘中华民族光辉历史,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志愿者们将艺术家教育与红色文化紧密结合,在儿童心中厚植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

舞出红色梦,童心筑梦行

  实践团创新红色教育形式,舞蹈动作演绎革命先辈的历史故事,舞出红色文化。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的舞蹈表演,包括手势舞《红星闪闪》、舞蹈《祖国祖国我们爱您》。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在艺术教育中学习红色故事。通过志愿者对舞蹈动作的讲解,孩子们用舞蹈忆往昔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舞蹈的旋律在空气中飘扬,每一个节拍都承载着他们共同的欢乐和汗水。

清音琅琅歌经典,廉韵悠悠润心田

  志愿者与孩子们齐声合唱,用歌声表达爱国之心。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歌声、真挚的情感唱出了蕴藏在红歌中的激情与梦想、使命与担当。

童心防溺水,盛夏保童安

  为提高小学生防溺水意识和自救能力,志愿者通过趣味游戏、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溺水的危害、常见的溺水原因以及预防溺水的方法。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向孩子们传授了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指南,如保持冷静、呼救、借助漂浮物等。不仅提高了小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展现了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活动现场


  少年当有凌云志,万里长空竞风流。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锻炼了我院学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奉献精神。我院学子将继续努力在未来的征途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用青春激情点燃希望,用青春活力书写华章。

——燕京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