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举办“写给Z时代的AI应用技巧”专题讲座暨社会导师聘任仪式
(人文教育学院新闻中心 记者/颜子薇)为帮助广大学生了解AIGC的学习应用场景及技巧,建立负责任的使用意识,3月31日,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举办“写给Z时代的AI应用技巧”专题讲座暨社会导师聘任仪式,房立博士担任主讲人。人文教育学院院长刘忠见、教学副院长刘娜娜、教育类专业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房立,博士,知名青年学者,致力于数字化学习、区域教育治理。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发表论文多篇,参编专著2部,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开放课题1项,参与过多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省部级教育科学项目。
讲座中,房立博士围绕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矩阵、掌握AIGC在学习中的应用场景及技巧、掌握AIGC赋能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等内容展开讲解。房立博士通过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示,详细阐述了AIGC在学习应用中的三个技巧。一是区分通用模型和推理模型,并根据任务侧重点来选择合适任务的模型。二是根据需求设计提示语,利用多种提示语组合提高输出的准确性。三是注意应用陷阱,比如缺乏迭代陷阱,期待一次性完美结果、过度指令和模糊指令陷阱等。房立博士还以论文写作为例,对论文选题、文献检索和梳理中的AIGC使用方法作重点说明。此外,房立博士强调,在使用大数据模型时要注意使用界限,不要越过法律底线,也希望广大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能以高质量知识来提高大数据输出的上限。
参会师生纷纷表示,讲座不仅厘清了AIGC技术矩阵的应用逻辑,更通过实操演练掌握了提示语设计、数据验证等关键技巧,为应对AI时代的教育变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具箱。
人文教育学院教学副院长刘娜娜为房立博士颁发社会导师聘书。
活动现场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主题既贴合当前科技发展情境下新型文化产业热点,为多学院携手共育新文化产业人才提供思路,又聚焦学生群体,深入讲述了科技浪潮中学生对于大数据的使用,帮助人文学子提高人工智能驾驭使用能力,顺应科技潮流,利用科技为自身发展注入新活力。
——燕京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