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

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教师参加“AI+教育创新与人才发展大会暨首届北京数字人才发展论坛”

(人文教育学院新闻中心 记者/田晶)11月20日-21日,“AI+教育创新与人才发展大会暨首届北京数字人才发展论坛”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盛大举行。此次大会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数字产业的融合发展,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众多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活动现场


  在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人文教育学院副院长刘娜娜、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张海莉、大学英语第三教研室教师冯月婷及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田晶作为代表参加会议。

  大会以主论坛结合八场平行论坛的形式展开。主论坛上,来自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软件学院、联想、华为云、科大讯飞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纷纷登台,分享了他们在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深刻见解和成功实践。

  八场平行论坛围绕“AI+产教融合”“AI+组织发展”“AI+新质生产力”“AI+学习变革”“AI+金融人才发展”“AI+医疗大健康”“AI+教育创新”“AI+智慧党建”等热门话题展开。各行业精英汇聚于此,深入交流互动,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数字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路径。

  我院教师代表在“AI+产教融合”论坛中,同教育界、产业界代表共同探讨了如何构建更具实效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行业对AI人才的迫切需求。聆听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后,老师们纷纷表示开拓了眼界,引发了深思,对于如何应用AI技术提升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有了新的感悟。

  “AI+学习变革”论坛则聚焦于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率与效果。《AIGC重塑教育》的作者刘文勇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如何提升人类学习能力的思考,他认为人类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创新式和阶梯式,而无论哪一种,AIGC都能够发挥很大作用,且能够帮助人类实现“无论想学什么都能够学得会学得好”的理想。刘先生的演讲引发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及讨论,我院教师代表也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极具启发意义。

  共同参会的还有法学院教师代表刘丽霞、吕林。会后,教师们积极分享和交流参会感悟,纷纷表示不虚此行。AI助力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次大会打开了一扇通往教育现代化的新大门。


活动现场


  合理利用AI技术能够以更加高效、智能、个性化的方式培养学生,人文教育学院将积极拥抱这一变革,充分发挥AI优势,让教育在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燕京理工学院的学科建设及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燕京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