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京理工学院举办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新活力体育产业学院揭牌仪式
(人文教育学院新闻中心 记者/陈晓博 周子涵 朱荣芳)9月4日,燕京理工学院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新活力体育产业学院揭牌仪式于综合办公楼528会议室成功举办。仪式特邀燕京理工学院校长杨庚宇,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原国务院法制办秘书行政司副司长吕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郭龙生,北京市教学名师、世界休闲体育协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智库专家李相如,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周小康,产业学院首席顾问郭伏良,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负责人王妙笛,新活力体育产业学院负责人王腾飞一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活动现场
燕京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院长刘忠见,法学院院长胡伟,体育学院院长肖子一,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李家曾,教务处副处长顾明广,人文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郑凡,法学院党总支书记陈航,体育学院副院长许光云,法学院院长助理袁泉及教师代表参加活动。仪式由人文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孙雅钗主持。
燕京理工学院校长杨庚宇在致辞中对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新活力体育产业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到场专家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学校19年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显著办学成绩,始终坚持走产教融合之路,培养以“四会五有”为核心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成立产业学院是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时期强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学校大力支持各个二级学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多方联动成立产业学院,充分发挥产业学院的功能和作用,整合人文教育学院、体育学院、法学院的开设专业和社会资源优势,为文化体育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原国务院法制办秘书行政司副司长吕勇在致辞谈到,在全面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的成立适逢其时,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二是要突出新视域文化产业特色,着力人才培养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推动人文与科技融合,恪守法治边界;四是要重塑国际竞合,弘扬中国文化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郭龙生指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能够引领行业进步的专业化人才,打造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需要科学前瞻的顶层设计,更需要严谨细致的实践落地。希望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新活力体育产业学院的事业蒸蒸日上,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北京市教学名师、世界休闲体育协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智库专家李相如在致辞中谈到,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新活力体育产业学院抓住了当今社会最重要、最时尚,需求最好的两个抓手,一是文化,二是体育。希望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中既要关注教育部的专业标准、学科要求,又要紧密关注整个社会和时代变革对人才的需求,学校知识传播和社会价值密切结合,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变革要求。
产业学院首席顾问郭伏良在致辞中表示,只有坚持产教融合,以市场发展需求为导向,凝聚校企力量,打造卓越平台,才能赢得未来的发展。结合自身优势,在产业学院建设的基础上,发挥资源统筹协调作用,形成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引领的教育变革良好新局面,形成一头热为两头甜的良好互动局面。与产业深度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与学校密切沟通,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拉动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课程体系。
燕京理工学院校长杨庚宇分别与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原国务院法制办秘书行政司副司长吕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郭龙生,北京市教学名师、世界休闲体育协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智库专家李相如为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新活力体育产业学院揭牌。
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周小康向燕京理工学院赠书。
活动现场
产教融合通过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把握教育、科技前沿发展,有效连接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发挥协同作用,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人才。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新活力体育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开启了燕京理工学院在文化、体育领域的发展新征程。燕京理工学院将继续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及产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燕京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