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

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中国广告协会“2025短剧创作与运营研修班”

(人文教育学院新闻中心)为深化人文教育学院各专业与新媒体产业的跨界融合,探索文化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模式,4月19日至20日,人文教育学院教师赵雪、史雨洋在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赴北京参加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2025短剧创作与运营研修班”。本次研修聚焦短剧创作与高校教育的双向赋能,旨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探索高校教育教学内容创新路径,推动各专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实践。

活动现场


近年来,短剧作为一种节奏快、传播广、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形态,已然成为影视行业与营销行业的新风口。为进一步服务广告新业态的健康发展,助力品牌营销创新,提升从业者的专业能力,中国广告协会以【合规→创意→剧本→拍摄→制作→商业运营】这一链条作为课程思路,旨在帮助学员深入洞悉短剧行业的现状与趋势,助力掌握短剧的全流程要点,实现在短剧赛道中的突破性增长!

首日课程以短剧行业未来走向与方针政策为主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深入剖析了当下短剧行业的政策支持;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及发展历程;解读热门短剧类型的受众群体及市场需求;分析未来短剧市场在题材、形式等方面的发展走向;著名短剧导演王甫宁则是通过分析实际拍摄中的案例,分享了短剧导演的思维逻辑与拍摄技巧,提出“短剧创作需以用户情绪为核心”;芒果TV大芒计划高级副总监、商业化负责人刘娜则聚焦短剧发展的“流量密码”,详解短剧内容营销的底层逻辑与操盘策略,为教育行业短剧的传播路径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次日课程聚焦于深入创作与商业化领域: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陆嘉宁从学术及专业角度讲解从生活、热点事件、传统文化等多维度挖掘创意的方法;教授如何将创意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短剧概念;通过案例分析,分享创意构思过程的思路;资深短剧编剧耿子祺分析横屏短剧的行业和市场的现状;探讨编剧在试稿过程中如何避雷,如何正确试稿并维护自身权益;制片人闪闪结合实战案例,探讨短剧的营销推广与商业变现模式,提出“内容与用户需求精准匹配”的运营理念。

研修期间,两位教师着重探讨了短剧在各自专业未来发展中的落地场景。史雨洋老师提出,依托当今短剧的发展态势,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引入短剧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好短剧来进行实际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赵雪老师提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也可牢牢把握这次“风口”,教师在指导学生就业时可推荐短剧剧作家等岗位,结合河北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创造出一系列“文旅+短剧”的精品视频,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


此次研修是人文教育学院践行“跨专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学院院长刘忠见教授表示,今后将逐渐打通教师“跨专业”发展渠道,帮助教师“走出去”,助力教师将研修所学内容转化到课堂实际教学当中,赋能学院教育教学。

——燕京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