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就业
首页 > 招生就业 > 升学就业

不负“研”途 终见花开 | 人文教育学院国内升硕优秀学子风采展播(四)

(人文教育学院新闻中心 记者/息子欣)

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研”

考研是梦想启航的号角

面对前进路上的风浪

勇毅前行,从不退缩

忆往昔考研岁月,漫长艰辛

每一页书都见证了成长的轨迹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在图书馆见证了无数次日落

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日出

随着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接近尾声

人文教育学院近60位学子陆续收到拟录取通知!

学生姓名:苗千慧

专业班级:英语2008

考研成绩:399

拟录取院校:东北财经大学

在校经历:

  在校期间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获校级三好学生,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外研社•国才杯阅读大赛、写作大赛特等奖。

备考经验:

  政治复习上,可以看徐涛、核心考案、肖秀荣1000题、背诵手册、肖八、肖四,腿姐带背音频,微博等各个考研政治老师的题。翻译硕士英语科目上,推荐大家使用万词王app、华研专四1000题、英一阅读真题、专八改错、Monkey老师小作文三分归元法、专八作文。

  在英语翻译基础科目上,前期我每天背两三页黄皮书,并且把蜜题每日一练和翻硕网每日一练上不会的词条写在一个本子上,第二天把头一天记的回顾一下,空闲时间随手翻翻看看,隔一段时间把前面写下来的整体回顾一下,不知不觉能记住好多。之后开始黄皮书背诵二轮、背参考书和三笔书上的词条。篇章翻译上,可以将武峰十二天作为一本翻译入门书籍来看。接着开始翻译练习,英译汉练三笔,汉译英练徐老师公众号和三笔。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的复习上,选择题可以使用刘军平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蜜题app、蜜题翻硕公众号每日一练上的百科知识、微博翻硕网每日一练的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推荐使用夏晓鸣应用文写作。

考研感悟:

  走到现在,回过头来看,心态是最重要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相信一切的发生都会是刚刚好。考研没有那么难,只要付出最大的努力就能拿到一个对得起自己的结果,无需给自己太大压力。考研是一个重塑自己的过程,不能虚度光阴亦不能和自己太较劲。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往事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祝大家学习顺利!


学生苗千慧


学生姓名:高心怡

专业班级:小学教育(专升本)2205

考研成绩:363

拟录取院校:郑州大学

在校经历:

  2021年获得“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备考经验:

  找到方法,放平心态,坚持背书,相互鼓励。

考研感悟:

  接受挑战,面对困难。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


学生高心怡


学生姓名:贺悦超

专业班级:小学教育(专升本)2201

考研成绩:394

拟录取院校:河北师范大学

在校经历:

  认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并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于北京市海淀区开展教学实习。

备考经验:

  暑假期间开始学习政治,前期听徐涛老师的课,一边理清思路和框架,一边做肖1000。中期跟肖秀荣老师的带背,重刷肖1000,抓错题。后期肖8选择题吃透,肖4大题背熟。

  因为我英语基础薄弱,所以最开始的重点是单词和语法。单词不背app,搭配单词书,效果更佳。语法跟的是田静老师,英语小白也能听懂。英语阅读可以先自己做几篇,阅读主要还是多练,如果需要听老师讲思路可以看一下唐迟或者是颉斌斌老师。作文可以跟石雷鹏老师,易上手。

  专业课复习上,根据目标院校或统考专业课真题的试卷构成,按照分数占比,确定科目的学习顺序。前期看网课、梳理章节思维导图、背框架。中期多轮背诵,提高背诵的精确度,注重重点章节,刷题。后期进行模考,熟练做题思路。

考研感悟:

  考研不同于其他考试,不仅考察知识的掌握,更是关于能力、心态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考量。备考期间难免感到焦虑、迷茫,而不断克服困难,坚持下来,才是考研的魅力所在。所以我认为备考期间,最重要的是修炼一种稳定且强大的心态。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路上多花点时间,到达才更有意义,所有努力都在慢慢变得清晰,祝我们都有好的前途,披星戴月走过的路,一定可以繁花满地。


学生贺悦超


学生姓名:杨茜

专业班级:小学教育(专升本)2202

考研成绩:394

拟录取院校:河北师范大学

备考经验:

  一定要多背英语单词,多刷真题,把真题读懂。政治最后一定要背好肖四肖八,把选择题的知识点背牢。专业课就需要一轮一轮的背,第一遍的时候需要背详细点,到后面熟悉之后可以背写框架,根据框架来巩固知识。

考研感悟:

  一定不要死学,要懂得劳逸结合。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加油吧!好好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


学生杨茜


夏日来信

总有新的故事值得期待

不止于前 不止于此

——燕京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