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专业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

  燕京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自2018年设立以来,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适应京津冀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背景下,本专业积极响应号召,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向学前教育领域的坚实道路。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指导思想

  在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引领下,燕京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以《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河北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等文件为指导,紧密结合京津冀地区幼教事业的发展需求,确立了专业的建设目标与发展方向。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教育家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学前教育人才。通过强化学生的专业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本专业力求打造一批“会做人、会学习、会做事、会与人共处;有感恩之心、有博大胸怀、有吃苦精神、有创新意识、有创业能力,具备大教育家精神”的学前教育骨干教师。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面向京津冀及全国学前教育发展需求,旨在培养能在各种儿童教育相关行业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具体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如下:

  (一)培养目标

  毕业生应热爱幼教事业,关爱幼儿,具有仁爱之心和扎实学识。他们应具备综合素质和科学保教能力,能够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骨干教师。同时,毕业生还应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能独立带班,承担融合教育工作任务,成为幼儿园保教事业的主要力量。

  (二)毕业要求

  毕业生需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他们应具备教育家精神,成为“四有好老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此外,毕业生还应具备职业理想信念及仁爱之心的教育情怀,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品德高尚。

  (三)课程结构:

  本专业课程结构注重综合素养的养成,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应用型本科特点。实践课程总学分占比为38.09%,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25%,充分体现了本专业对实践教育的重视。

  三、教学模式与特色

  (一)“校—政—园”协同育人模式

  本专业积极探索并实践了“校—政—园”的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了校外教育机构或幼儿园共同调研人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双师型师资团队、共同开展课程改革、共同合作编写教材、共建实践基地的“六共同”目标。

  (二)应用型知识结构改革

  本专业大力推进应用性的知识结构改革,探索“课+证+赛+岗”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将现实中学前教育的具体情境微缩到模拟课堂中,并运用专门的教学器具进行模拟操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三)课程思政与信息化建设

  本专业扎实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同时,不断深化课程信息化改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教学条件与资源

  燕京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拥有完善的教学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本专业与多家优质幼儿园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机会和实践平台。此外,本专业还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其中不乏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和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习基地


  在教学环境方面,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温馨、和谐、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氛围。教室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资源,便于教师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同时,我们还设有专门的学前教育实验室和模拟教室,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具体的实践环境。


实训室

  五、人才培养成效与科研成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实践,燕京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效。历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本专业考研升学率较高。同时,本专业学生在国内外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实践能力。


获奖学生

  在科研成果方面,本专业教师积极投身于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我们还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通过集体备课,校企云教研的形式,形成师徒结对、助新教师成长模式,校内外经验名师通过传授经验来提升团队水平。通过教育论坛、研讨会等活动,与校外机构分享教育理念,实现传帮带,共同推动教育进步。